首页

优之女王家

时间:2025-05-26 11:49:41 作者:水清岸绿,让“诗和远方”触手可及 浏览量:29059

  中经评论:水清岸绿,让“诗和远方”触手可及

  “水十条”发布十年之后,又一重磅治水文件落地。近日,由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研究制定的《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正式发布。

  提到美丽河湖,我们不禁会想起诗词里咏不尽的美景,“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”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……从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,美丽河湖又是什么样的?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《行动方案》时介绍,美丽河湖是指符合“清水绿岸、鱼翔浅底”的愿景,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等流域要素系统保护取得良好成效,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增强,实现“人水和谐”的河湖。

 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。2021年我国启动美丽河湖建设以来,各地分阶段梯次推进,已先后筛选出深圳茅洲河、厦门筼筜湖、浙江千岛湖等94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。

  当然,美丽河湖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生态治理,更关乎经济民生,关乎人民群众福祉。比如,深圳茅洲河治理建设释放15平方公里滨水空间,布局规划小型城市综合体、高校院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区,吸引18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。又如,厦门筼筜湖区完善污水处理和防汛功能,并在沿湖兴建公园绿地、设立白鹭自然保护区等,实现湖区生态景观和防汛固堤的有机统一。

  “生态好水”转化为“经济活水”后,“经济活水”也有助于反过来滋养新的“生态”,这是个简单的哲学道理。生态价值转化需要不断创新,如此才能让生态这碗饭吃得长久、吃得有意义。其实,这样的尝试正在浙江的绍兴、金华等地开展,他们积极探索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机制,把生态价值转化得来的资金,再投入到水生态改善工作中,为的就是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爱水护水治水的积极性。

  推进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,要注重统筹治理。跨区域协作是河湖治理面临的一项难题。此次《行动方案》提到推动流域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协同治理,并提出到2027年跨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。未来将进一步推进流域系统治理,深化跨区域协作,持续探索全流域统筹和多元协同机制。推进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,还要坚持分类施策。为此,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将群众身边的小微水体等纳入保护与建设范围,明确建设要求。

  如今,《行动方案》重点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,解决的不仅仅是水污染治理,还包括水生态修复等问题。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,今年的主题为“万物共生和美永续”,在这样的背景下,探讨“美丽河湖的保护和建设”,意义更加丰富。治理河湖生态就是维护生物多样性,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。

  当大众随时随地“推窗见绿、开门见景”,当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“水清岸绿”实现“人水和谐”,美丽河湖将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,“诗和远方”也就不仅仅是理想愿景,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。(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以色列军方:打死一名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

阿卜杜瓦日斯·艾则孜是和田市肖尔巴格乡社火代表队的队员,他对记者表示,自己很喜欢舞狮,近期和队友努力排练,能为大家呈上精彩表演,特别开心。

山西大同科技赋能“菜篮子” 打造直通中欧蔬菜集散地

外国游客完成入境查验后,很快就能在大厅找到一站式入境便利化服务点。在这里可以购买手机卡,并有专人为游客解答如何绑定境外银行卡,开通电子支付。对于电子支付仍抱有担心的游客,上海新推出了一款储值型的都市旅游卡。该卡以10元为单位,最高储值不超过1000元,使用时在终端上贴一下,就可完成消费。该卡不但覆盖公交地铁、出租车、轮渡,还可以在商场、便利店使用。

2024年中国研究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闭幕

“装运艺术品和普通货物有所不同。接到承运任务后,我们多个部门联系了专业的艺术品打包团队赴上海、江西景德镇查收货品,再运到义乌装车发运,全程还购买了保险。”杭州铁路物流中心义乌营业部副主任童典利介绍,区别于以往中途解体、拆分的运输方式,这趟中欧班列为整趟开运,能够确保文化艺术品安全、稳定到达目的地。

六集政论片《解码中部崛起》 第三集:打造开放高地

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一周年之际,天津市委教育工委、天津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举办“天开杯”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。本次大赛共分为“一赛一盟一库一会”,其中“一会”即“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责任感主旨报告会”,由南开大学承办,旨在通过邀请杰出科学家、教育家作分享报告,赋能天津大学生创新创业,支持天开高教园高质量发展,引导青年学子在创新创业的青春热土中勇担时代使命,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。

独家V观丨你好 法国

美国青少年“青春同行”交流团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“未来五年邀请五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”倡议的重要项目之一。“感知中国、体会中国、了解中国”,他们与中国小伙伴一路同行,多维度体验中国的古老文明与现代化发展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